從政府撥款到去中心化科學 探索科研資助新範式

科學資助的新範式:從政府撥款到去中心化科學

科學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基礎工具。它是我們構建的一個系統,用於得出難以改變的客觀現實的詳細解釋。這些類型的解釋需要能解釋經驗觀察的連貫模型。要得出這些類型的解釋,唯一的方法是進行具有挑戰性的實驗和理論工作,以確保解釋的所有細節都發揮功能作用,並與客觀現實緊密相連。這種性質的解釋是我們從神話轉向物理學,從洞穴轉向摩天大樓的核心部分。物理學家 David Deutsch 認爲,這是科學革命的核心思想,"自此以後,我們對物理世界的認知以及如何使其適應我們的願望的知識一直在不斷增長。"

科學發現的指導之光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之一,必須謹慎地加以管理。除了發展新的解釋,我們還建立了一個復雜的人類系統,將新知識轉化爲推動現代世界的發明。研究和改進這個系統是至關重要的------這需要與無數復雜的人類系統進行交互。正如有遠見的學者所論述的,"我們需要立法者、法院和公衆對整個復雜事務有更好的理解。發明不會缺乏;真正的發明家就是忍不住要發明。但我們想要更多成功的發明,要獲得它們就需要更好的理解。"

在加速科學進步的使命指引下,政府領導了將美國研究資助系統擴展到今天規模的努力。這個強大的系統就是科學家、前科技政策辦公室主任所稱的"奇跡機器"。

我們在資助基礎科學方面的系統性努力最終導致了諸如互聯網、人工智能、癌症免疫療法和CRISPR等基因編輯技術等奇跡。雖然迄今爲止的結果是奇跡般的,但這臺機器並不能自行運轉:維護這個系統絕對至關重要。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在維護這臺機器方面變得自滿了。

Binance爲何投資 BIO Protocol?一文讀懂DeSci新敘事

隨着時間推移,"經通脹調整後,聯邦醫學研究機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預算自2003年以來已下降近25%。"資助科學的挑戰不僅僅是倡導更大的預算。我們實際的資助機制變得越來越僵化、低效,並由共識驅動。一項政府研究估計,教授們現在"花費約40%的研究時間來應對官僚迷宮",這對資助他們的實驗室來說是必要的。在另一項令人警醒的調查中,78%的研究人員表示,如果獲得不受限制的資金,他們會"大幅"改變研究計劃。年輕科學家在職業生涯早期也面臨着獲得資助的嚴重瓶頸,盡管這可能是他們一生中最富有成效和突破性的時期。

除了實驗室資金之外,我們將科學發現轉化爲新藥物和產品的過程中存在嚴重的結構性瓶頸。這就是所謂的"死亡之谷"。近年來,生物技術領域的公司創建步伐有所放緩。盡管我們在理解人類基因組方面取得了深刻的進展,但這些知識尚未在臨牀上得到實際應用。

任何樂觀主義者和人類進步的倡導者都應該將我們的"奇跡機器"的健康和效率視爲核心重要性,而我們顯然遠未發揮最大能力。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

挑戰和低效代表着新的機會。近年來,科研資助機制的創新呈爆炸式增長。元科學------對科學本身的研究------已成爲一門應用學科。未來的奇跡機器是否會是我們當前系統的現代化版本,還是會是全新的東西?下一輪科學進步將在何處、以何種方式發生?這些是幾乎所有類型創新的核心問題。引用一位思想家的話說:"你永遠無法通過與現有現實抗爭來改變事物。要改變某事,就要建立一個使現有模式過時的新模式。"

在分析具有多層激勵的復雜人類系統時,跟隨資金流向通常是一個出人意料的好建議。

我們在此探索的目標是更好地理解我們目前如何爲奇跡機器加油。我們實際上如何資助科學創新和商業化?從那裏開始,我們將研究旨在改變這一過程的想法、技術和項目。

讓我們深入探討近年來科研資金方面的一些創新,從私人資本到加密貨幣,再到建立全新的專注研究機構,瞄準我們科學認知中的未知領域。

我們將探討:

  • 當前科學資助的宏觀視角
  • 殺手級Web3應用場景
  • 更快的資助
  • 全面採用新模式(從頭開始構建)

當前科學資助的宏觀視角

當前的奇跡機器實際上是如何構建的?

幾乎所有的科學學科都大致分爲三類組織:

  1. 學術機構(大學、非營利研究所等)
  2. 創業公司
  3. 公司(擁有研發實驗室的成熟企業)

讓我們通過觀察生物醫學的運作方式來具體化這一點。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每年預算約450億美元,是生物醫學研究資金的主要來源。其他機構如國家科學基金會,年預算約80億美元,也是重要的資助機構。這些大型政府機構通過各種不同的撥款機制向申請資金的首席研究員(PIs)分配資金。PIs通常是研究型大學或醫學院的教授,負責管理實驗室。實際研究工作由研究生、臨時博士後研究員(postdocs)和一些專業人員進行,而PI則擔任管理者的角色。

Binance爲何投資 BIO Protocol?一文讀懂DeSci新敘事

這種分層的資金和組織結構並不是我們進行實驗室科學研究的唯一方式。傑出的化學家和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巴氏殺菌法以他的名字命名)在實驗助手的幫助下,親自精心進行了許多實驗。這實際上是他研究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部分:他訓練自己保持一個"準備好的頭腦",以注意到實驗中哪怕是微妙的結果。如今,"當首席研究員進入實驗室時要小心"已經成爲一個普遍的笑話,因爲他們的實驗技能已經生疏了。

很難確定向現代實驗室系統的轉變發生在何時,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鑑於曼哈頓計劃在戰爭努力中的重要性,科學資助經歷了一次重要的轉變:它不再僅僅是支持知識追求------科學資助對國家安全和經濟增長產生了直接影響。這些想法在1945年範內瓦·布什的報告《科學------無盡的前沿》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在隨後的幾年裏,我們現在的許多科學和生物醫學研究機構應運而生。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醫學院的數量翻了一番。1945年至1965年間,教職員工職位增加了400%。科學不再是一種孤獨的智力職業,而是越來越多地成爲由政府撥款資助的團隊事業。這通常被稱爲科學的日益"官僚化"。

因此,奇跡機器的第一個主要齒輪是政府資助的研究實驗室。

實驗室負責構建世界的基礎性解釋,使其轉化成爲可能。科學的商業化是通過圍繞具有轉化潛力的特定知識產權(IP)而成立的衍生公司來實現的。這些衍生公司由風險投資公司(VC)提供資金,而風險投資公司主要由有限合夥人(LP)提供資金。有限合夥人是諸如大學捐贈基金、養老基金和家族辦公室等機構。

這是奇跡機器的第二個齒輪:由私人資本支持的初創公司和大學衍生企業。

生物科技初創公司主要專注於擴大和拓展他們所圍繞的初始科學,並通過艱巨而漫長的過程來獲得新藥物的批準。這個過程並不在批準時結束。藥物必須在全球範圍內生產、營銷和銷售。這一階段的工作由制藥公司完成,其中許多是已經存在了一個多世紀的大型跨國公司,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早於負責藥物審批的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成立。制藥公司主要不是自己研發藥物,而是從生物科技公司購買資產,這通常涉及收購整個公司。

像大型制藥公司這樣的大規模研發企業是我們當前奇跡機器的第三個主要齒輪。

這臺機器確實創造了奇跡。

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的故事只是一個例子。斯坦福大學的開創性學術工作被分拆成一家風險投資支持的公司。這家公司成功利用基因工程將細菌細胞轉化爲微型胰島素生產工廠------大大緩解了一種重要藥物的短缺。2009年,這家公司與瑞士制藥巨頭以470億美元的交易合並,承諾實現全球規模化。

故事並未就此結束。細胞療法和CRISPR基因編輯等突破性技術仍在從學術實驗室向臨牀應用過渡。學術實驗室仍在開發新的理論和模型,而公司仍在基於最有前景的進展成立並獲得融資。制藥業仍然是主要的全球採購商和分銷商。這個系統在其各個參與者之間達到了某種穩定的平衡。

Binance爲何投資 BIO Protocol?一文讀懂DeSci新敘事

盡管奇跡機器改善了我們的世界,但隨着時間推移,系統性挑戰也隨之出現。我們提供這種對當前系統的鳥瞰圖,目的是讓人們更容易理解其中的一些問題,並爲理解那些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新項目提供背景。

像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這樣的大型資助機構隨着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官僚化,天生偏向於資助更保守和漸進的工作。我們相當確信沒有人真的認爲科學家應該花費多達40%的時間來艱難處理繁瑣的政府文書工作。隨着資助過程變得越來越復雜並由委員會驅動,新的和有前景的研究方向越來越難以獲得支持。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也對"大科學"項目產生了興趣,這些項目組織大型研究小組來資助單個實驗室無法完成的項目。雖然原則上這似乎很重要,但這類項目的結果卻好壞參半,而且需要消耗原本可用於資助專注於基礎發現科學的實驗室的資源。正如一位生物學家所言,"大型生物學項目並非個人驅動的發現科學的福音。具有諷刺意味且悲劇的是,它正在成爲後者持續存在的最大威脅。"

政府研究資金的大規模結構性變化已經塑造並限制了研究人員可以追求的科學問題類型。大學和初創公司之間的接力也變得更加復雜。在轉化階段,大學衍生公司的條款被證明差異很大,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在公司起步之前就已經使其陷入困境。大學強烈地被激勵去嚴密保護他們的知識產權,這可能導致爲科學家制定更糟糕的條款,甚至可能導致條款不利到使投資者失去對資助轉化努力的興趣。

政府機構並不是系統中唯一存在資金盲點的部分。風險投資家在可以投資的項目上也有固有的限制------公司必須有潛力成爲價值10億美元

BIO29.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Layer2观察员vip
· 08-08 05:48
政府掌控资金有风险
回復0
Vibes Over Chartsvip
· 08-06 12:07
科学创新不该设限
回復0
Rugpull Survivorvip
· 08-06 12:07
科学不该被管制
回復0
gas_fee_therapistvip
· 08-06 12:05
去中心化的未来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