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度發布文心大模型 4.0,開啓邀請測試百度正式推出文心大模型 4.0 版本並開始邀請測試。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表示,這是迄今爲止最強大的文心大模型,在理解、生成、邏輯和記憶能力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整體水平與業界領先的大語言模型相當。除此之外,百度還推出了名爲"百度 GBI"的生成式商業智能產品。該產品具備自然語言交互、跨數據庫分析和專業知識學習三大能力,可將分析師需要數周完成的數據分析工作縮短至幾分鍾內完成。李彥宏還透露,百度的多個核心產品已經基於人工智能大模型進行了重構,包括搜索引擎、協作工具、地圖服務等。他強調,生成式人工智能與搜索技術的結合將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與此同時,全球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投資熱潮持續升溫。IDC 預測到 2027 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將達到 1430 億美元,增速遠超整體人工智能支出,是同期全球 IT 支出增速的 13 倍。2023 年,全球企業預計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上投入近 160 億美元,未來五年復合年增長率預計達 73.3%。在企業應用方面,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與 OpenAI 達成合作,將爲客戶提供人工智能生成的建議,以提高效率並降低成本。這項服務將涵蓋稅務、法律和人力資源等復雜領域的諮詢。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發展也給某些傳統平台帶來挑戰。開發者問答社區 Stack Overflow 近期宣布裁員 28%,這可能是 ChatGPT 等人工智能聊天助手對數字業務產生顛覆性影響的最明顯跡象之一。爲應對挑戰,Stack Overflow 正在開發名爲"Overflow AI"的新產品,直接與 ChatGPT 競爭。在消費電子領域,vivo 正在開發自研人工智能大模型,計劃在其 OriginOS 4 操作系統中落地。據悉,該模型將以類似微軟 Copilot 的形式出現,通過側邊欄呼出浮窗,提供包括搜索手機信息、創作文本、繪圖和問答等多種功能。零售業也在積極擁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Salesforce 的一份報告顯示,91% 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零售商正在增加對人工智能的投資,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在家電行業,美的集團計劃明年推出面向智能家居領域的"美言"大模型,旨在提升智能家電的用戶交互和自主決策能力。該模型目前正在進行相關報備流程。總的來說,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各個行業快速滲透,推動着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變革。然而,它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挑戰,需要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應對。
百度發布文心4.0大模型 全球生成式AI投資熱潮持續升溫
百度發布文心大模型 4.0,開啓邀請測試
百度正式推出文心大模型 4.0 版本並開始邀請測試。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表示,這是迄今爲止最強大的文心大模型,在理解、生成、邏輯和記憶能力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整體水平與業界領先的大語言模型相當。
除此之外,百度還推出了名爲"百度 GBI"的生成式商業智能產品。該產品具備自然語言交互、跨數據庫分析和專業知識學習三大能力,可將分析師需要數周完成的數據分析工作縮短至幾分鍾內完成。
李彥宏還透露,百度的多個核心產品已經基於人工智能大模型進行了重構,包括搜索引擎、協作工具、地圖服務等。他強調,生成式人工智能與搜索技術的結合將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
與此同時,全球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投資熱潮持續升溫。IDC 預測到 2027 年,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將達到 1430 億美元,增速遠超整體人工智能支出,是同期全球 IT 支出增速的 13 倍。2023 年,全球企業預計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上投入近 160 億美元,未來五年復合年增長率預計達 73.3%。
在企業應用方面,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與 OpenAI 達成合作,將爲客戶提供人工智能生成的建議,以提高效率並降低成本。這項服務將涵蓋稅務、法律和人力資源等復雜領域的諮詢。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發展也給某些傳統平台帶來挑戰。開發者問答社區 Stack Overflow 近期宣布裁員 28%,這可能是 ChatGPT 等人工智能聊天助手對數字業務產生顛覆性影響的最明顯跡象之一。爲應對挑戰,Stack Overflow 正在開發名爲"Overflow AI"的新產品,直接與 ChatGPT 競爭。
在消費電子領域,vivo 正在開發自研人工智能大模型,計劃在其 OriginOS 4 操作系統中落地。據悉,該模型將以類似微軟 Copilot 的形式出現,通過側邊欄呼出浮窗,提供包括搜索手機信息、創作文本、繪圖和問答等多種功能。
零售業也在積極擁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Salesforce 的一份報告顯示,91% 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零售商正在增加對人工智能的投資,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消費者。
在家電行業,美的集團計劃明年推出面向智能家居領域的"美言"大模型,旨在提升智能家電的用戶交互和自主決策能力。該模型目前正在進行相關報備流程。
總的來說,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各個行業快速滲透,推動着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變革。然而,它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挑戰,需要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