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香港批準首例加密資產投資移民 3000萬港幣門檻引關注
香港開放加密資產投資移民,3000萬港元門檻引發關注
近期,香港投資推廣署批準了一項以以太坊作爲3000萬港元資產證明的投資移民申請,這一消息引起了加密貨幣持有者的廣泛關注。對於擁有大量加密資產的人來說,這無疑降低了境外移民的門檻。然而,投資移民的過程是否真如表面所見那般簡單?香港是否真的成爲了加密貨幣愛好者的理想之地?這些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實際上,這項政策屬於香港政府在2023年推出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該計劃旨在吸引外部投資者和資本,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爲國際資產和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根據計劃規定,合格投資者在香港投資3000萬港幣後,可獲得逗留籤證,並在居住滿7年後有機會申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
申請過程中,投資者需自費聘請香港專業會計師出具擁有3000萬港幣淨資產的驗資證明。值得注意的是,資產所在地和構成並不受限制,只需證明申請人在提出淨資產審查申請日期前6個月內持續擁有不少於3000萬港元的淨資產或淨資本。
獲得資格後,投資者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將不少於3000萬港幣投資於指定的資產類別。其中,2700萬港幣需投資於金融資產,包括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股票、債務證券、合格集體投資計劃等。剩餘300萬港幣則必須投資於"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用於支持香港的創新科技和其他重點發展行業。
完成投資後,香港移民署會發放2年的逗留籤證,後續需要續籤。每年申請者都需要提供專業會計師的驗資報告,證明投資總額仍不低於3000萬港幣。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投資出現虧損,只要能證明申請時的投資規模達到要求即可,無需額外投入。居住滿7年後,申請者可申請成爲香港永久居民,屆時投資金額將不再受限制。
本次加密貨幣的參與主要體現在首次驗資階段,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加密資產被認可爲有效的資產證明。然而,其他加密貨幣是否可用於此目的還需具體評估,目前僅限於幣值相對穩定、流通量大、在香港合法的幣種。
對於加密貨幣持有者來說,最大的挑戰不在於拿出足夠的資金,而是證明資金的來源。在使用加密貨幣作爲資產證明時,相關機構和會計師會要求提供資金來源證明,包括購買加密貨幣的原始資金來源以及交易場所和時間點。這對於加密貨幣這種波動性大、具有一定匿名性的資產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盡管如此,香港首次允許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投資移民,不僅體現了其開放態度,也再次印證了港府對加密貨幣的包容性。這一舉措對華人加密貨幣持有者具有一定吸引力,同時也有助於提升香港在加密領域的地位,長期來看可能形成人才和資金的集聚效應,推動香港Web3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香港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地人才的措施,包括優化現有的人才入境計劃和推出新的高才通計劃等。這些舉措的出臺背景是香港人口的持續流失。數據顯示,從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香港淨離港人數高達53萬人次,約佔常住人口的7%。
目前,這些引進計劃已經顯示出一定成效。據香港入境處統計,2024年共有近14萬宗各類人才入境計劃籤證成功批準,比上一年增加了4000宗。截至2024年1月初,"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已接收超過750宗申請,預計總投資額超過220億港元。然而,目前僅有2名申請者涉及加密資產的使用。
在全球經濟收縮的背景下,香港本土經濟也受到了一定衝擊。然而,加密貨幣在年輕羣體中的流行,某種程度上成爲了香港消費市場的外部支撐之一。
面對這些挑戰,香港對Web3領域的關注不減反增。僅在去年一年,香港在虛擬資產方面就展現出了兼顧監管與包容的態度,在產品創新、平台許可和監管框架延伸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從產品角度來看,2024年香港批準了三家基金公司發行6只虛擬資產現貨ETF,大大提高了投資者的參與便利性。目前,三支比特幣現貨ETF持有比特幣總數達4330枚,總資產淨值達4.25億美元;以太坊現貨ETF持有以太坊2083枚,資產淨值達0.56億美元。
在交易平台方面,香港已有9家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獲得批準,超過31家券商獲得虛擬資產1號牌升級,超過36家資管獲得虛擬資產9號牌升級。在備受關注的Payfi領域,香港金管局不僅推出了Ensemble項目探索RWA與CBDC,在法規方面也在不斷完善監管條例。
香港立法會最近首次審議了《穩定幣條例草案》,預計將於今年生效,這將爲穩定幣的監管提供明確的法律框架。香港還推出了穩定幣發行人沙盒,持續推動傳統金融與Web3的融合。未來,監管重點將轉向OTC和托管服務,預計今年將完成虛擬資產場外交易監管的第二輪公衆諮詢,並推出虛擬資產托管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諮詢方案。
盡管香港在Web3友好環境的構建上取得了進展,但從市場規模和影響力來看,香港仍難以成爲全球Web3發展的核心地區。相比美國超過1117.8億美元的比特幣ETF淨資產,香港的規模相差甚遠。甚至有加密行業從業者認爲,這項投資移民政策的性價比不高,與新加坡、澳大利亞或迪拜等地相比缺乏競爭力。
然而,香港的策略並非直接與其他地區爭奪加密市場份額,而是試圖在傳統金融基礎上構建新的去中心化金融體系,填補虛擬資產領域的空白。這一方針既能鞏固香港作爲傳統金融中心的地位,又能爲未來數字資產交易時代做好準備。
雖然香港可能不是加密貨幣最活躍的地區,但其"小政府、大市場"的特點意味着相對的安全和穩定。對傳統資本而言,這種安全性往往比其他因素更爲重要。隨着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市場的逐步成熟,香港有望在全球加密金融版圖中佔據獨特而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