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穩定幣監管初步落地,市場熱度降溫香港《穩定幣條例》於8月1日正式生效,標志着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正式建立。然而,此前持續兩個月的資本市場熱潮開始降溫。數據顯示,8月1日當天,A股和港股的穩定幣概念股普遍下跌。其中,港股多家相關公司跌幅超過10%,A股也出現明顯回調。這與5月21日《穩定幣條例草案》獲得通過時的市場反應形成鮮明對比。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期多次表示,預計首批穩定幣發行人牌照將於2026年初發放,且數量可能僅爲個位數。這一時間表和規模均低於市場此前預期。金融專家指出,監管標準比預期更爲嚴格,發牌時間和數量均不及市場預期,導致穩定幣概念股價格回調。這反映了市場對香港穩定幣政策實施的預期調整。香港金管局特別強調了對反洗錢風險的關注。初期,香港合規穩定幣持有人的身分將需要經過核實,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着實名制的實施。國際清算銀行今年6月曾對穩定幣發出警告,認爲其在完整性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尤其是在反洗錢方面面臨挑戰。自5月21日《穩定幣條例草案》獲得通過以來,穩定幣概念在資本市場持續升溫。一些上市公司僅憑宣布有意開展穩定幣業務,就引發了股價大幅漲。香港金融管理局高層多次發文爲穩定幣"降溫",指出當前圍繞穩定幣的討論過度概念化,且存在泡沫化趨勢。盡管發牌進度不及預期,市場仍對首批獲得牌照的機構保持高度關注。目前,有意申請穩定幣牌照的機構包括支付機構、互聯網公司和商業銀行等。一些被認爲可能首批獲得牌照的熱門機構包括京東集團、渣打銀行、圓幣科技、中銀香港和螞蟻集團等。然而,隨着香港金管局發牌節奏的變化,市場預期也在隨之調整。有專家認爲,香港金管局在初期可能更注重安全和穩定性,這可能意味着一些市場預期的熱門機構可能無法獲得首批牌照。總的來說,香港穩定幣監管的初步落地標志着這一新興領域進入更規範的發展階段,但市場仍需時間來適應和消化這一變化。
香港穩定幣監管落地 市場熱度降溫 首批牌照或2026年發放
香港穩定幣監管初步落地,市場熱度降溫
香港《穩定幣條例》於8月1日正式生效,標志着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正式建立。然而,此前持續兩個月的資本市場熱潮開始降溫。
數據顯示,8月1日當天,A股和港股的穩定幣概念股普遍下跌。其中,港股多家相關公司跌幅超過10%,A股也出現明顯回調。這與5月21日《穩定幣條例草案》獲得通過時的市場反應形成鮮明對比。
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期多次表示,預計首批穩定幣發行人牌照將於2026年初發放,且數量可能僅爲個位數。這一時間表和規模均低於市場此前預期。
金融專家指出,監管標準比預期更爲嚴格,發牌時間和數量均不及市場預期,導致穩定幣概念股價格回調。這反映了市場對香港穩定幣政策實施的預期調整。
香港金管局特別強調了對反洗錢風險的關注。初期,香港合規穩定幣持有人的身分將需要經過核實,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着實名制的實施。
國際清算銀行今年6月曾對穩定幣發出警告,認爲其在完整性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尤其是在反洗錢方面面臨挑戰。
自5月21日《穩定幣條例草案》獲得通過以來,穩定幣概念在資本市場持續升溫。一些上市公司僅憑宣布有意開展穩定幣業務,就引發了股價大幅漲。
香港金融管理局高層多次發文爲穩定幣"降溫",指出當前圍繞穩定幣的討論過度概念化,且存在泡沫化趨勢。
盡管發牌進度不及預期,市場仍對首批獲得牌照的機構保持高度關注。目前,有意申請穩定幣牌照的機構包括支付機構、互聯網公司和商業銀行等。一些被認爲可能首批獲得牌照的熱門機構包括京東集團、渣打銀行、圓幣科技、中銀香港和螞蟻集團等。
然而,隨着香港金管局發牌節奏的變化,市場預期也在隨之調整。有專家認爲,香港金管局在初期可能更注重安全和穩定性,這可能意味着一些市場預期的熱門機構可能無法獲得首批牌照。
總的來說,香港穩定幣監管的初步落地標志着這一新興領域進入更規範的發展階段,但市場仍需時間來適應和消化這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