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加密貨幣邊控風險與自救指南:交易者必備法律常識
從"邊控"到自救:加密資產交易者需要注意的法律風險
近期,一位加密貨幣圈內人士深夜求助,稱自己突然被限制出境,擔心可能面臨司法調查。這種情況在加密貨幣行業並不罕見。本文將詳細解析"邊控"的含義、原因以及應對措施。
什麼是"邊控"
"邊控"是國家移民管理機關依法對特定人員實施的出入境管制措施,包括禁止出境和入境兩種。法律術語稱爲"限制出境"。這一措辭最早出現在1990年的官方文件中,但至今尚未有專門的法律對其進行全面規定。
相關規定散見於多部法律法規中,包括《出境入境管理法》、《稅收徵收管理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等法律,以及一些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
加密貨幣從業者爲何會被"邊控"
根據《出境入境管理法》,公民可能因多種原因被限制出境,如未持有效證件、涉及刑事案件、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等。
就加密貨幣從業者而言,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被"邊控"並不一定意味着已被刑事立案。有時可能是因爲頻繁出入境或境外經營存在爭議而被列入"敏感人員"名單。然而,考慮到我國對加密資產交易的態度,一旦被"邊控",仍需高度警惕。
如何查詢是否被"邊控"
有多種方法可以查詢自己是否被"邊控":
對於可能存在民事糾紛的情況,可以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查詢。
如不確定具體原因,可以:
被"邊控"後如何應對
處理方式取決於具體情況:
民事糾紛導致的限制出境:可委托律師處理,履行相關債務。
涉及刑事案件或特殊調查:應盡早準備,聘請刑事辯護律師與司法機關溝通,並安排家庭事務。
被列入"敏感人員"名單:需查明具體原因和相關部門,按要求提供證明材料,如個人信息、銀行流水、出入境記錄等。
結語
隨着監管趨嚴,加密資產交易面臨更多法律風險。從業者應謹慎行事,避免觸碰法律紅線。一旦發現被"邊控",必須迅速評估風險,必要時尋求專業法律幫助。在當前環境下,合規經營和風險防範顯得尤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