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AI与加密货币发展对比:一个解决问题 一个转移问题
人工智能与加密货币发展路径的对比分析
近期有观点认为以太坊的多层扩容策略似乎遇到了挫折,而人们对这种层层嵌套的模式也颇有微词。有趣的是,过去一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却也经历了类似的多层演进。那么,这两个领域在发展过程中究竟存在怎样的差异呢?
首先,AI领域的分层发展遵循了一种能力递进的逻辑。基础大语言模型(LLMs)作为第一层,解决了语言理解和生成的基本问题,但在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方面存在不足。第二层的推理模型则专注于弥补这些短板,如某些模型已能解决复杂数学题和代码调试问题,有效补充了LLMs的认知盲区。在此基础上,第三层的AI代理将前两层能力整合,使AI从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执行,能够自主规划任务、调用工具和处理复杂工作流程。
这种分层结构体现了明显的能力提升:第一层奠定基础,第二层弥补不足,第三层实现整合。每一层的发展都在前一层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用户能够切实感受到AI变得更加智能和实用。
相比之下,加密货币领域的分层发展似乎陷入了一种问题转移的循环。最初,为了解决公链性能不足的问题,业界提出了第二层扩容方案。然而,尽管这些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Gas费用、提高了交易处理速度,但同时也导致了流动性分散、生态应用匮乏等新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又出现了第三层垂直应用链的概念,但这反而加剧了用户体验的碎片化,难以享受通用基础设施带来的生态协同效应。
这种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一种问题的转移:第一层存在瓶颈,第二层试图解决但引入新的问题,第三层又产生更多混乱和分散。每一层的解决方案似乎都只是将问题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而不是真正解决核心问题。
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AI领域的分层发展主要由技术竞争驱动,各大公司都在努力提升模型能力。而加密货币领域的分层发展则更多地受到代币经济学的影响,各个项目更关注资金锁定量和代币价格等指标。
这种对比揭示了两个领域发展重点的不同:一个专注于解决技术难题,另一个更侧重于设计金融产品。对于这两种发展路径的优劣,可能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这取决于个人的观点和价值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抽象比较并非绝对,仅仅是对两个领域发展脉络的一种有趣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