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Web2与Web3的AI融合:分布式趋势与实用化探索
AI发展新趋势:Web2与Web3的融合之路
近期观察泛AI领域的发展动向,发现一个有趣的趋势:Web2 AI正从集中化向分布式演进,而Web3 AI则从概念验证阶段迈向实用性探索。这两个领域正加速融合,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发展态势。
Web2 AI的分布式化趋势
Web2 AI的最新发展动态显示出明显的分布式化趋势。以苹果公司推出的本地智能和各种离线AI模型的普及为例,反映出AI模型正朝着更轻量化、更便捷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表明,AI的应用场景不再局限于大型云服务中心,而是可以灵活部署在智能手机、边缘设备,甚至物联网终端上。
同时,AI模型间的协作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某些AI助手通过多模型协作(MCP)实现了AI之间的对话,标志着AI正从单一智能体向集群协作模式转变。
然而,随着AI载体的高度分布式化,如何确保分散运行的AI实例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和决策可信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需求的演进逻辑可以概括为:技术进步(模型轻量化)→部署方式改变(分布式载体)→新需求产生(去中心化验证)。
Web3 AI的实用化探索
Web3 AI的发展路径也呈现出从概念验证向实用性探索的转变。早期的AI Agent项目多以炒作概念为主,但近期市场开始关注更为底层的AI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算力、推理、数据标注、存储等各个功能层面的专业化分工。
例如,有项目专注于去中心化算力聚合,有的致力于构建去中心化推理网络,还有一些在联邦学习和边缘计算方面发力。同时,也有项目关注分布式数据激励和通过分布式共识机制降低AI幻觉等问题。
这种发展趋势反映了一个清晰的供给逻辑:概念炒作降温→基础设施需求显现→专业化分工出现→生态协同效应形成。
Web2 AI与Web3 AI的融合趋势
随着Web2 AI和Web3 AI的各自发展,二者的演进路径正逐步实现交汇。Web2 AI在技术上日趋成熟,但缺乏经济激励和治理机制;Web3 AI在经济模型上有创新,但技术实现相对落后。两者的融合有望实现优势互补。
这种融合正在催生一种新的AI应用范式,即结合链下"高效计算"和链上"快速验证"的组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AI不再只是单纯的工具,而是具备经济身份的参与者。计算资源的重心仍在链下,但同时需要一个轻量化的链上验证网络来确保可信度和透明度。
这种组合模式既保持了链下计算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又通过链上验证确保了系统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代表了AI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仍有人质疑Web3 AI的可行性,但从AI的快速发展速度来看,技术本身并不会区分Web2和Web3的界限。真正的障碍可能来自于人们的认知偏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融合,Web2 AI和Web3 AI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最终可能形成一个更加开放、高效、可信的AI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