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稳定币监管初步落地,市场热度降温香港《稳定币条例》于8月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正式建立。然而,此前持续两个月的资本市场热潮开始降温。数据显示,8月1日当天,A股和港股的稳定币概念股普遍下跌。其中,港股多家相关公司跌幅超过10%,A股也出现明显回调。这与5月21日《稳定币条例草案》获得通过时的市场反应形成鲜明对比。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期多次表示,预计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将于2026年初发放,且数量可能仅为个位数。这一时间表和规模均低于市场此前预期。金融专家指出,监管标准比预期更为严格,发牌时间和数量均不及市场预期,导致稳定币概念股价格回调。这反映了市场对香港稳定币政策实施的预期调整。香港金管局特别强调了对反洗钱风险的关注。初期,香港合规稳定币持有人的身份将需要经过核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实名制的实施。国际清算银行今年6月曾对稳定币发出警告,认为其在完整性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尤其是在反洗钱方面面临挑战。自5月21日《稳定币条例草案》获得通过以来,稳定币概念在资本市场持续升温。一些上市公司仅凭宣布有意开展稳定币业务,就引发了股价大幅上涨。香港金融管理局高层多次发文为稳定币"降温",指出当前围绕稳定币的讨论过度概念化,且存在泡沫化趋势。尽管发牌进度不及预期,市场仍对首批获得牌照的机构保持高度关注。目前,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的机构包括支付机构、互联网公司和商业银行等。一些被认为可能首批获得牌照的热门机构包括京东集团、渣打银行、圆币科技、中银香港和蚂蚁集团等。然而,随着香港金管局发牌节奏的变化,市场预期也在随之调整。有专家认为,香港金管局在初期可能更注重安全和稳定性,这可能意味着一些市场预期的热门机构可能无法获得首批牌照。总的来说,香港稳定币监管的初步落地标志着这一新兴领域进入更规范的发展阶段,但市场仍需时间来适应和消化这一变化。
香港稳定币监管落地 市场热度降温 首批牌照或2026年发放
香港稳定币监管初步落地,市场热度降温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8月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正式建立。然而,此前持续两个月的资本市场热潮开始降温。
数据显示,8月1日当天,A股和港股的稳定币概念股普遍下跌。其中,港股多家相关公司跌幅超过10%,A股也出现明显回调。这与5月21日《稳定币条例草案》获得通过时的市场反应形成鲜明对比。
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期多次表示,预计首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将于2026年初发放,且数量可能仅为个位数。这一时间表和规模均低于市场此前预期。
金融专家指出,监管标准比预期更为严格,发牌时间和数量均不及市场预期,导致稳定币概念股价格回调。这反映了市场对香港稳定币政策实施的预期调整。
香港金管局特别强调了对反洗钱风险的关注。初期,香港合规稳定币持有人的身份将需要经过核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实名制的实施。
国际清算银行今年6月曾对稳定币发出警告,认为其在完整性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尤其是在反洗钱方面面临挑战。
自5月21日《稳定币条例草案》获得通过以来,稳定币概念在资本市场持续升温。一些上市公司仅凭宣布有意开展稳定币业务,就引发了股价大幅上涨。
香港金融管理局高层多次发文为稳定币"降温",指出当前围绕稳定币的讨论过度概念化,且存在泡沫化趋势。
尽管发牌进度不及预期,市场仍对首批获得牌照的机构保持高度关注。目前,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的机构包括支付机构、互联网公司和商业银行等。一些被认为可能首批获得牌照的热门机构包括京东集团、渣打银行、圆币科技、中银香港和蚂蚁集团等。
然而,随着香港金管局发牌节奏的变化,市场预期也在随之调整。有专家认为,香港金管局在初期可能更注重安全和稳定性,这可能意味着一些市场预期的热门机构可能无法获得首批牌照。
总的来说,香港稳定币监管的初步落地标志着这一新兴领域进入更规范的发展阶段,但市场仍需时间来适应和消化这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