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社交新思路:开放图谱、身份验证与代币经济

robot
摘要生成中

去中心化社交网络的新思路

在2017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曾断言去中心化社交网络"注定失败"。他们列举了三大难以逾越的挑战:用户获取与留存、个人信息处理以及广告投放。当时,他们认为科技巨头在这些方面的规模优势,使新兴竞争者难以立足。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不可能"的障碍似乎正在被逐一击破。我们可能正处于社交媒体概念变革的前夜。本文将探讨去中心化社交(DeSo)领域的新思路如何应对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

  1. 利用开放社交图谱解决冷启动问题
  2. 通过身份验证和密码学技术解决用户身份问题
  3. 采用代币经济模型和激励机制解决收入问题

探索Web3社交的未来(一):从0到1,用社交图谱完成应用的冷启动

社交图谱与冷启动难题

新兴社交平台一直面临冷启动的挑战:如何在缺乏用户基础和网络效应的情况下吸引用户。传统上,新兴社交应用通常依靠强大的营销策略来突破这一瓶颈。比如通过独特的用户体验设计、媒体报道或制造FOMO心理,在短时间内引发大规模注册潮,迅速建立用户基础。

但这种营销成功后往往面临存续危机:如何留住这些用户并持续产生内容和利润?这是许多社交应用曾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随着应用衰落,在其上建立的有价值的用户社交图谱和个人资料也会随之消失,未来的社交网络仍需重复艰难的营销策略来重启网络。

这一切的根本问题在于,Web2社交网络中,社交图谱(描述用户间关系)与社交应用本身(如某些知名社交平台)紧密耦合。两者相辅相成:应用的新颖性推动社交图谱发展,而社交图谱反过来成为应用的主要护城河。尽管存在各种问题,用户仍不愿离开某些平台,原因很简单:我们所有的朋友都在上面。

但如果我们将社交图谱与社交应用分离呢?即使某个应用消失,我们仍可利用在其上创建的社交图谱轻松启动另一个社交应用。这正是Web3对冷启动问题的回应。

探索Web3社交的未来(一):从0到1,用社交图谱完成应用的冷启动

利用公链作为开放社交图谱

从某种意义上说,像以太坊这样的公共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社交图谱。在区块浏览器上查找一个ENS域名或钱包地址,就能查看该用户的链上社交档案:持有哪些资产,与谁进行交易,以及推断其所属社群。

这种链上社交档案自然可以作为新型去中心化社交网络的起点,一些项目正在探索这一方向。例如,某数据平台将区块浏览器上的十六进制数据转化为可读的投资组合或"个人档案",并提供向这些用户发送消息的功能,从而利用链上数据启动一种消息类社交网络。另一个项目也采取类似路线,试图利用链上用户档案构建类Twitter风格的社交网络。通过使用先进的大型语言模型,将原始交易数据变得易读易懂,这种策略正在加速发展。据悉,某项目使用GPT生成交易和趋势的对话摘要,以创建数据资源、新闻源和未来社交网络的混合体。

探索Web3社交的未来(一):从0到1,用社交图谱完成应用的冷启动

构建原生社交图谱协议

仅依赖公共区块链数据存在一个问题,即这些数据对社交应用而言并不够丰富。因为公链首先是为金融应用而设计,而非社交应用,因此链上原生收集的数据(如交易历史、账户余额等)并不一定适用于社交网络。

与仅使用原生链上数据作为社交图谱不同,一种思路是在公链之上构建专用的社交图谱协议。例如,某协议利用了社交应用中存在共同因素的关键发现,将这些因素抽象为不同的链上行为,如"发布"、"评论"和"镜像"(即分享或转发)。

另一个协议在其社交图谱中也有类似抽象,如"cast"(发布)、"reactions"(点赞)和推荐其他值得关注用户的功能。这两个协议的主要区别在于技术实现方式:一个将所有内容放在某侧链上,另一个将其ID注册表放在以太坊主网,并在L2以Delta图形式运行其社交图。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交图谱协议更注重链接聚合(包括链上和链下来源),并专注于活动和粉丝俱乐部作为初始用例。

这些社交图谱协议的关键在于,它们并不一定构建顶层社交应用,而是提供构建和扩展这些应用所需的开放社交图谱层(本质上是一个SDK)。这样做的核心优势是,即使一个曾经成功的社交应用消失,生成的社交图谱仍可被其他开发者使用。因此,只需一次营销活动或一个成功的应用,就足以启动整个生态系统。

探索Web3社交的未来(一):从0到1,用社交图谱完成应用的冷启动

从零设计去中心化社交媒体

第三种策略是从零开始构建去中心化解决方案。其前提是社交媒体应用是我们数字体验的基石,因此需要专门的区块链(或其他去中心化)解决方案,将社交媒体应用的基本操作本地化,而非通过在最初为金融用例设计的基础设施之上构建协议来实现。简言之,我们需要一种社交媒体的"应用链"。

这一战略中最值得关注的项目之一正在构建专注于社交应用的L1区块链。与主流公链专注于"每秒交易数"不同,该项目致力于优化"每秒帖子数",以及社交应用处理通信和存储的需求。在这个L1区块链之上,计划构建各种社交应用,包括长篇内容、短篇内容和类Reddit的应用。

其他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平台也大致遵循这种从零设计的策略。它们虽不是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而是依赖服务器系统来确保帖子足够去中心化。例如,某平台使用类似电子邮件的系统,用户可在不同服务提供商间选择。就像组织可以设置和定制自己的邮件服务器,该平台上的每个"实例"都将是自我管理和可定制的社区。另一个平台则基于开源协议开发,本质上是一个带有"关注"、"点赞"和"发布"等API的开放社交图谱,为类Twitter的社交媒体平台优化。

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拒绝了现有公链设计(以EVM为代表)适用于社交网络的观念。虽然这种方法为项目提供了更精细的设计决策和用户体验控制能力,但也切断了与DeFi、现有NFT社区和Web3生态系统其他成熟元素的潜在联系。此外,这些解决方案的"去中心化"程度仍有待观察,特别是在其去中心化未受公链保证的环境中。这些解决方案最终会像现有社交网络一样将社交图谱与应用捆绑,还是会充分去中心化社交图谱层并吸引各种应用和开发团队?这是Web3社交未来的一个关键问题。

探索Web3社交的未来(一):从0到1,用社交图谱完成应用的冷启动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MetaNomadvip
· 2小时前
越不可能越值得试
回复0
空投猎手王vip
· 2小时前
去中心化才是王道
回复0
智能合约猎人vip
· 2小时前
去中心化是大势所趋
回复0
SorryRugPulledvip
· 2小时前
入场良机就是现在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