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之路:越南踏上数字经济新征程### 引言越南对加密货币的法律定位长期模糊不清,相关税收政策也处于灰色地带,市场参与者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然而,2025年6月14日,越南国会通过《数字技术产业法》,首次将加密资产纳入法律框架并实施分类监管,正式确立其法律地位,成为越南加密监管的里程碑事件。新法将数字资产分为"虚拟资产"和"加密资产"两类,并授权政府制定实施细则,同时强化网络安全、反洗钱等要求。该法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旨在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对接国际监管标准,助力越南早日脱离FATF灰名单。本文将分析这一立法突破对越南数字经济格局的重塑作用,解读其税收体系的最新动态与未来走向。通过梳理越南政府近年来从谨慎到主动的政策演变,并与其他国家实践进行对比。此外,还将展望越南在平衡风险管控与创新发展方面的策略,预判未来可能出台的具体政策及其影响。### 1 越南明确加密资产的法律地位在《数字技术产业法》颁布前,越南对加密货币的法律定位一直模糊且不断变化。早期,政府主要限制其作为支付手段并发布风险警示。2017年,越南国家银行明确禁止将比特币等作为支付工具,违规者可能面临处罚。2018年,政府要求加强对相关活动的管理。尽管财政部2016年曾将加密货币定义为"财产"和"商品",但缺乏明确立法支持,执行中仍存在不确定性。根据2015年民法,加密货币等数字资产也不属于法定资产类别,造成重大法律空白。2025年6月14日,越南国会通过《数字技术产业法》,首次明确定义"数字资产",并细分为"加密资产"和"虚拟资产"。这一突破结束了加密资产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正式确认其为合法财产,为相关权益提供法律保障。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越南政府认识到加密经济的巨大潜力,同时也面临国际反洗钱等压力。合法化是吸引投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有效监管的必要前提。这表明政府已从单纯防范风险转向积极把握机遇,试图通过健全法律来引导和规范这一新兴产业。### 2 越南加密货币监管体系的转向越南对加密货币的态度转变,反映出其监管体系已发生显著变化。过去监管制度不完善,多采用一刀切手段。而随着全球加密浪潮兴起及越南高层变动,当前监管体系正快速完善,已形成初步分工架构,并推进多项试点项目,力求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2.1 监管制度框架演变梳理越南的加密监管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的显著演变。2016-2022年,越南加密监管从无到有、从一刀切到探索研究。2016年财政部不禁止加密交易,但定性模糊。2017年国家银行禁止作为支付手段。2018年政府要求加强管理。2020年启动试点探索区块链应用。2022年成立区块链协会,通过反洗钱立法。2023年后,特别是2024年高层变动后,监管态度逐渐软化。2024年2月指示起草虚拟资产法律框架,10月发布国家区块链战略。2025年6月通过《数字技术产业法》,确立宽容审慎的监管框架。监管重心已从早期的被动防范转向主动构建框架,将加密资产纳入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这标志着越南进入更成熟务实的阶段,旨在通过清晰可预测的法律环境释放创新潜力,吸引投资,提升全球地位。#### 2.2 越南现有监管架构和分工体系概述越南当前加密监管由各部委分工负责,形成"松散监管"格局。国家银行、财政部、公安部和区块链协会等机构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和完善监管框架。#### 2.3 新常态下的监管沙盒试点和风险合规建设越南正积极引入监管沙盒机制和试点项目,探索数字资产创新应用。政府正讨论建立区域和国际金融中心,引入涉及加密资产的金融科技沙盒。如岘港获准试行使用USDT支付的试点项目。越南还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同时,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合规仍是核心关注点。越南目前处于FATF灰名单,需加强相关执法。《数字技术产业法》要求严格实施反洗钱措施,加密服务提供商将需遵守全球标准,以降低金融犯罪风险。### 3 越南加密货币税收政策及其最新进展越南加密货币税收政策的演变与监管政策几乎同步。早期由于定性模糊,征税并不现实。但交易额快速扩张倒逼当局研究。特别是2024年后,政府在制定明确法律框架方面表现出更强紧迫性。#### 3.1 目前越南加密货币交易仍处于税收模糊地带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明确法律定义和监管框架,越南加密货币交易处于税收模糊地带。2016年财政部公函未涉及具体税收规定,2017年国家银行不承认其支付地位加剧了不确定性。民法典也未将数字资产纳入财产范畴,为征管带来障碍。与股票交易税收制度相比,加密领域长期免于纳税义务。这使越南成为事实上的"避税天堂",吸引大量投资者,但也导致政府税收缺口。#### 3.2 新规为加密货币征税勾勒法律框架《数字技术产业法》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为未来征税奠定法律基础。该法首次明确定义"加密资产"和"虚拟资产",改变了此前模糊的法律地位。财政部正敲定加密货币发行和交易试点计划决议草案,将评估应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可能性。试点将小规模进行,以研究如何确定加密资产收入,建立透明法规。关于税率,存在多种探讨。有建议效仿股票交易征收0.1%交易税。如归类为投资资产,可能征收资本利得税。对企业可能征收20%所得税。还有建议对NFT利润征收5-10%个税,对外国投资者征收1-5%提款费,考虑对试点交易所提供税收优惠等。### 4 越南加密货币政策展望越南对加密资产的态度从警惕限制转向积极探索规范,体现了在控制风险与抓住机遇间的平衡。当局已将区块链和数字资产纳入国家战略技术清单,视为推动数字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未来加密资产政策将继续呈现"包容审慎"特征:一、更多监管细则将出台并执行。配套法规将明确许可要求、运营标准等。监管沙盒将为新模式提供测试环境。二、税收框架将逐步完善并落地。财政部将加速出台具体税收细则,可能引入电商平台经验,对不同活动制定差异化政策。三、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体系将逐步融合。政府将推动加密银行、国家交易所和稳定币发展,构建现代化金融基础设施。越南有望成为东南亚加密经济的"合规创新"典范。其庞大用户基础和明确战略,加上近期法律和试点进展,表明正从"灰色地带"向"明确规范"转型。这种转型使其在区域内脱颖而出,为其他新兴市场提供可行范本,展示如何在不扼杀创新前提下建立健全监管和税收体系,将加密市场潜力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
越南数字资产立法突破:《数字技术产业法》确立加密货币法律地位
加密之路:越南踏上数字经济新征程
引言
越南对加密货币的法律定位长期模糊不清,相关税收政策也处于灰色地带,市场参与者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然而,2025年6月14日,越南国会通过《数字技术产业法》,首次将加密资产纳入法律框架并实施分类监管,正式确立其法律地位,成为越南加密监管的里程碑事件。
新法将数字资产分为"虚拟资产"和"加密资产"两类,并授权政府制定实施细则,同时强化网络安全、反洗钱等要求。该法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旨在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对接国际监管标准,助力越南早日脱离FATF灰名单。
本文将分析这一立法突破对越南数字经济格局的重塑作用,解读其税收体系的最新动态与未来走向。通过梳理越南政府近年来从谨慎到主动的政策演变,并与其他国家实践进行对比。此外,还将展望越南在平衡风险管控与创新发展方面的策略,预判未来可能出台的具体政策及其影响。
1 越南明确加密资产的法律地位
在《数字技术产业法》颁布前,越南对加密货币的法律定位一直模糊且不断变化。早期,政府主要限制其作为支付手段并发布风险警示。2017年,越南国家银行明确禁止将比特币等作为支付工具,违规者可能面临处罚。2018年,政府要求加强对相关活动的管理。
尽管财政部2016年曾将加密货币定义为"财产"和"商品",但缺乏明确立法支持,执行中仍存在不确定性。根据2015年民法,加密货币等数字资产也不属于法定资产类别,造成重大法律空白。
2025年6月14日,越南国会通过《数字技术产业法》,首次明确定义"数字资产",并细分为"加密资产"和"虚拟资产"。这一突破结束了加密资产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正式确认其为合法财产,为相关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越南政府认识到加密经济的巨大潜力,同时也面临国际反洗钱等压力。合法化是吸引投资、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有效监管的必要前提。这表明政府已从单纯防范风险转向积极把握机遇,试图通过健全法律来引导和规范这一新兴产业。
2 越南加密货币监管体系的转向
越南对加密货币的态度转变,反映出其监管体系已发生显著变化。过去监管制度不完善,多采用一刀切手段。而随着全球加密浪潮兴起及越南高层变动,当前监管体系正快速完善,已形成初步分工架构,并推进多项试点项目,力求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2.1 监管制度框架演变梳理
越南的加密监管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的显著演变。
2016-2022年,越南加密监管从无到有、从一刀切到探索研究。2016年财政部不禁止加密交易,但定性模糊。2017年国家银行禁止作为支付手段。2018年政府要求加强管理。2020年启动试点探索区块链应用。2022年成立区块链协会,通过反洗钱立法。
2023年后,特别是2024年高层变动后,监管态度逐渐软化。2024年2月指示起草虚拟资产法律框架,10月发布国家区块链战略。2025年6月通过《数字技术产业法》,确立宽容审慎的监管框架。
监管重心已从早期的被动防范转向主动构建框架,将加密资产纳入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这标志着越南进入更成熟务实的阶段,旨在通过清晰可预测的法律环境释放创新潜力,吸引投资,提升全球地位。
2.2 越南现有监管架构和分工体系概述
越南当前加密监管由各部委分工负责,形成"松散监管"格局。国家银行、财政部、公安部和区块链协会等机构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和完善监管框架。
2.3 新常态下的监管沙盒试点和风险合规建设
越南正积极引入监管沙盒机制和试点项目,探索数字资产创新应用。政府正讨论建立区域和国际金融中心,引入涉及加密资产的金融科技沙盒。如岘港获准试行使用USDT支付的试点项目。越南还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
同时,反洗钱和反恐融资合规仍是核心关注点。越南目前处于FATF灰名单,需加强相关执法。《数字技术产业法》要求严格实施反洗钱措施,加密服务提供商将需遵守全球标准,以降低金融犯罪风险。
3 越南加密货币税收政策及其最新进展
越南加密货币税收政策的演变与监管政策几乎同步。早期由于定性模糊,征税并不现实。但交易额快速扩张倒逼当局研究。特别是2024年后,政府在制定明确法律框架方面表现出更强紧迫性。
3.1 目前越南加密货币交易仍处于税收模糊地带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明确法律定义和监管框架,越南加密货币交易处于税收模糊地带。2016年财政部公函未涉及具体税收规定,2017年国家银行不承认其支付地位加剧了不确定性。民法典也未将数字资产纳入财产范畴,为征管带来障碍。
与股票交易税收制度相比,加密领域长期免于纳税义务。这使越南成为事实上的"避税天堂",吸引大量投资者,但也导致政府税收缺口。
3.2 新规为加密货币征税勾勒法律框架
《数字技术产业法》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为未来征税奠定法律基础。该法首次明确定义"加密资产"和"虚拟资产",改变了此前模糊的法律地位。
财政部正敲定加密货币发行和交易试点计划决议草案,将评估应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可能性。试点将小规模进行,以研究如何确定加密资产收入,建立透明法规。
关于税率,存在多种探讨。有建议效仿股票交易征收0.1%交易税。如归类为投资资产,可能征收资本利得税。对企业可能征收20%所得税。还有建议对NFT利润征收5-10%个税,对外国投资者征收1-5%提款费,考虑对试点交易所提供税收优惠等。
4 越南加密货币政策展望
越南对加密资产的态度从警惕限制转向积极探索规范,体现了在控制风险与抓住机遇间的平衡。当局已将区块链和数字资产纳入国家战略技术清单,视为推动数字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未来加密资产政策将继续呈现"包容审慎"特征:
一、更多监管细则将出台并执行。配套法规将明确许可要求、运营标准等。监管沙盒将为新模式提供测试环境。
二、税收框架将逐步完善并落地。财政部将加速出台具体税收细则,可能引入电商平台经验,对不同活动制定差异化政策。
三、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体系将逐步融合。政府将推动加密银行、国家交易所和稳定币发展,构建现代化金融基础设施。
越南有望成为东南亚加密经济的"合规创新"典范。其庞大用户基础和明确战略,加上近期法律和试点进展,表明正从"灰色地带"向"明确规范"转型。这种转型使其在区域内脱颖而出,为其他新兴市场提供可行范本,展示如何在不扼杀创新前提下建立健全监管和税收体系,将加密市场潜力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