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WA行业报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的融合## 前言加密货币市值已突破万亿美元,比特币和以太坊占据超过50%市场份额。然而,主流大类资产与大宗商品的市值仍远超加密货币。在此背景下,"RWA"(Real World Asset,现实世界资产)概念开始在加密领域火热。RWA指将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并引入区块链,如商业地产、债券、汽车等几乎所有可被代币化的资产。这使资产存储和转移无需中央中介,可将价值映射到区块链实现交易流通。虽然RWA对扩大加密货币市值天花板有极大想象力,但其定义、优势及发展趋势仍需探讨。有观点认为RWA不过是市场炒作,经不起深入探讨;也有人对RWA充满信心,看好其未来。本文将分享关于RWA的认知视角,对其现状和未来进行探讨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RWA未来发展方向应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双向融合:在多个不同辖区、监管体系下,在许可链上布置使用DLT技术的全新金融体系。- 理性看待RWA化:需从当前炒作中冷静下来,并非所有资产都适合RWA化,现实世界不受欢迎的资产转为RWA后也难受市场欢迎。- 全球众多国家正积极推进区块链相关法律监管框架。同时,区块链基础设施如跨链协议、预言机等正快速完善。- 不同标的资产的RWA项目原理和面临的挑战相似,但具体运行机制各有侧重。如债券代币通常不需要股票代币那样高的流动性。## 一、资产代币化背景资产代币化是将特定资产所有权记录到可在区块链上持有、买卖和交易的数字代币的过程。产生的代币代表对底层资产的所有权份额。理论上,任何资产都可被数字化,无论有形资产如房地产,还是无形资产如公司股票。将资产转化为数字代币使其更易分割,实现部分所有权,使更多人能参与投资,从而提高资产市场流动性。资产数字化还使传统资产可直接在点对点平台交易,无需中介,为市场带来更高安全性和透明度。资产代币化基本原理:1. 获取现实世界资产2. 资产在链上代币化 3. RWA向链上用户分发RWA并非新概念。截至2023年,资产代币化市场规模约6000亿美元。预计2024-2032年将以40.5%复合年增长率增长。RWA代币是增长最快的DeFi资产类别。截至2024年11月25日,DefiLlama数据显示RWA代币资产TVL已达65.12亿美元。TVL上升一定程度说明代币资产在Web3世界认可度和流通性提高。目前关于RWA代币化主要存在两种视角:Crypto视角和TradFi视角。本文重点讲述TradFi视角下的RWA。### 1. Crypto视角下的RWA传统DeFi领域一直努力实现收益生成,但底层收益机制仅在价格上涨时有效。加密寒冬背景下,链上活动萎靡导致收益率下降。DeFi协议TVL从市场高峰1800亿美元降至500亿美元反映出不可持续的收益模式。随收益率暴跌,对"实际收益率"追求愈演愈烈,促使DeFi协议将RWA代币整合为更稳定收入来源。Crypto视角下的RWA可概括为Crypto世界对现实世界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单方面需求,主要背景是美联储加息缩表下美国国债收益率稳步上升,同时加息抽取加密市场流动性导致DeFi市场收益率下降。### 2. TradFi视角下的RWA从传统金融(TradFi)视角看,RWA是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之间的双向融合。RWA不仅为加密货币市场引入价值,同时将加密货币优势赋能给现实资产。对传统金融世界而言,基于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DeFi金融服务是革新的金融科技工具。TradFi领域的RWA更关注如何结合DeFi技术实现资产代币化,以赋能传统金融体系。具体而言:- 提高交易效率:RWA可将传统IPO多个环节转移到区块链,一次性完成交易,避免繁琐流程,不受交易所时间限制。- 降低融资成本:通过STO管道,RWA可为热度较低产业提供融资,降低投行费用,吸引难以获得贷款的项目。- 简化投资门槛:RWA使用户只需一个账户即可投资全球股票、房产等资产,降低投资门槛和复杂性。区分RWA逻辑是必要的。不同视角下的RWA,其底层逻辑和实现路径大相径庭。在选择区块链类型上,传统金融的RWA基于许可链,加密世界的RWA基于公共链。总之,RWA未来发展方向应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双向融合:在多个不同辖区、监管体系的许可链格局下,布置使用DLT技术的全新金融体系。## 二、RWA如何颠覆传统金融?传统金融体系中,资产通常以纸质证书形式存在,后转为中心化金融机构持有的数字记录。这些记录涵盖所有权、负债、条件和契约等,分散在独立运作的不同系统或账本中。金融系统需大量事后协调以对账并结算交易,确保相关金融数据一致性。这一传统体系面临诸多挑战:- 多个中介机构导致交易成本高- 结算时间延长,特别是跨境交易 - 投资机会有限,某些资产类别仅高净值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可参与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在解决传统金融体系效率问题方面展现巨大潜力。它提供统一共享账本,直接解决多个独立账本带来的信息割裂问题,极大提升信息透明度、一致性及实时更新能力。智能合约应用进一步增强这一优势,允许交易条件和契约被编码并自动执行,显著提高交易效率并缩减结算时间和成本。对传统金融体系而言,RWA的意义在于通过区块链创建现实世界资产的数字表示形式,将分布式账本技术好处扩展到广泛资产类别实现交换和结算。为深入探讨RWA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变革力量,以下是更细致的分析框架:### 1. 市场可及性助力投资策略多元化代币化通过将高价值资产分割成可交易代币,实现部分所有权,使小型投资者能参与之前无法进入的市场,使投资机会更加民主化。例如,传统上流动性较差的房产可碎片化出售,其他国家房地产投资者也可参与。这些资产可在市场上活跃交易,投资者能更快将资产转换为现金。与传统金融市场特定交易时间不同,代币化RWA可在区块链平台上全天候交易,提供更多跨时区交易机会,从而提高流动性。### 2. 提高流动性和价格发现能力代币化通过减少与资产销售、转让和记录保存相关的摩擦,使曾经流动性差的资产能以几乎零成本无缝交易。传统金融市场中,资产转让往往涉及多个中介机构,导致交易过程复杂耗时。代币化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简化这一过程,使买卖双方能直接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买家和卖家可更轻松进行交易,并根据新信息进行定价。这种透明度和实时性使市场参与者能更好评估资产价值,从而做出更明智投资决策。### 3. 提高市场效率降低成本在人类日常生活、金融活动、贸易活动各方面,清算和结算无处不在。对用户来说,只是进行一个支付动作钱就转移过去了,但实际上简单支付动作背后涉及许多清算结算流程。传统金融体系中,清算和结算是一个"计算性"的核算和确认过程。各方通过不断核对和验证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产转移。这个过程需要多个金融部门协作和大量人力成本,且可能面临操作错误风险和信用风险。区块链通过采用分布式账本和自动化智能合约,消除了许多中间商,实现全天候支付、即时收款、轻松提现,并满足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服务的便利需求。由于资产可通过智能合约在各方间自主转移,并存储在不可篡改的账本中,它以较低成本创立了全球一体化的跨境支付信任平台,减轻跨境支付欺诈带来的资金风险。### 4. 可追溯性和可编程性2008年金融危机是由金融衍生品引发的全球金融灾难经典案例。金融机构将次贷打包成证券出售给投资者,形成复杂金融产品,人们无法追踪其背后支持的实体资产。这些层层叠加、包装后的衍生品被销售给各类券商和投资者,导致整个金融系统杠杆率迅速飙升,最终引发金融海啸。如果2008年就应用RWA技术,投资者将能追溯这些金融工具的基础资产,从而在充分了解资产风险基础上进行交易。这种透明度将彻底改变资产管理和交易方式。通过区块链技术,每笔交易都记录在不可篡改的账本上,提供清晰可审计的所有权和转让记录。这不仅大大降低欺诈和管理不善风险,还使监管机构能更容易跟踪活动,确保金融机构与客户间的信任。## 三、RWA项目分类与代表项目运行机制RWA项目主要涉及RWA基础设施项目和属于某一类特定资产的RWA。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 Layer 1区块链:如专为RWA代币构建的机构级许可区块链Polymesh;基于Cosmos SDK构建的允许用户发行、交易RWA代币的MANTRA Chain;实现原生跨链RWA代币转移的Ondo Bridge。- 代币化平台:如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Centrifuge。- 身份:如解决去中心化身份问题的SprucelD和Quadrata。理论上所有资产都可上链并代币化,通过代币化,这些资产可被分割成小份额,降低投资门槛,提高流动性,并通过区块链技术提供更高透明度和安全性,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1. 机构级许可区块链项目:Polymesh PrivatePolymesh协会在2024年数字资产峰会上宣布推出Polymesh Private:这是公共许可区块链Polymesh的全新补充版本,为其专为监管资产构建的基础设施带来增强机密性和控制力。Polymesh Private特别针对机构金融领域,包括银行和大型金融机构。它解决了有
RWA引领金融革新:从传统到去中心化的资产代币化之路
RWA行业报告: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的融合
前言
加密货币市值已突破万亿美元,比特币和以太坊占据超过50%市场份额。然而,主流大类资产与大宗商品的市值仍远超加密货币。在此背景下,"RWA"(Real World Asset,现实世界资产)概念开始在加密领域火热。RWA指将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并引入区块链,如商业地产、债券、汽车等几乎所有可被代币化的资产。这使资产存储和转移无需中央中介,可将价值映射到区块链实现交易流通。
虽然RWA对扩大加密货币市值天花板有极大想象力,但其定义、优势及发展趋势仍需探讨。有观点认为RWA不过是市场炒作,经不起深入探讨;也有人对RWA充满信心,看好其未来。本文将分享关于RWA的认知视角,对其现状和未来进行探讨分析。
核心观点如下:
RWA未来发展方向应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双向融合:在多个不同辖区、监管体系下,在许可链上布置使用DLT技术的全新金融体系。
理性看待RWA化:需从当前炒作中冷静下来,并非所有资产都适合RWA化,现实世界不受欢迎的资产转为RWA后也难受市场欢迎。
全球众多国家正积极推进区块链相关法律监管框架。同时,区块链基础设施如跨链协议、预言机等正快速完善。
不同标的资产的RWA项目原理和面临的挑战相似,但具体运行机制各有侧重。如债券代币通常不需要股票代币那样高的流动性。
一、资产代币化背景
资产代币化是将特定资产所有权记录到可在区块链上持有、买卖和交易的数字代币的过程。产生的代币代表对底层资产的所有权份额。理论上,任何资产都可被数字化,无论有形资产如房地产,还是无形资产如公司股票。
将资产转化为数字代币使其更易分割,实现部分所有权,使更多人能参与投资,从而提高资产市场流动性。资产数字化还使传统资产可直接在点对点平台交易,无需中介,为市场带来更高安全性和透明度。
资产代币化基本原理:
RWA并非新概念。截至2023年,资产代币化市场规模约6000亿美元。预计2024-2032年将以40.5%复合年增长率增长。RWA代币是增长最快的DeFi资产类别。
截至2024年11月25日,DefiLlama数据显示RWA代币资产TVL已达65.12亿美元。TVL上升一定程度说明代币资产在Web3世界认可度和流通性提高。
目前关于RWA代币化主要存在两种视角:Crypto视角和TradFi视角。本文重点讲述TradFi视角下的RWA。
1. Crypto视角下的RWA
传统DeFi领域一直努力实现收益生成,但底层收益机制仅在价格上涨时有效。加密寒冬背景下,链上活动萎靡导致收益率下降。DeFi协议TVL从市场高峰1800亿美元降至500亿美元反映出不可持续的收益模式。随收益率暴跌,对"实际收益率"追求愈演愈烈,促使DeFi协议将RWA代币整合为更稳定收入来源。
Crypto视角下的RWA可概括为Crypto世界对现实世界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单方面需求,主要背景是美联储加息缩表下美国国债收益率稳步上升,同时加息抽取加密市场流动性导致DeFi市场收益率下降。
2. TradFi视角下的RWA
从传统金融(TradFi)视角看,RWA是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之间的双向融合。RWA不仅为加密货币市场引入价值,同时将加密货币优势赋能给现实资产。
对传统金融世界而言,基于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DeFi金融服务是革新的金融科技工具。TradFi领域的RWA更关注如何结合DeFi技术实现资产代币化,以赋能传统金融体系。具体而言:
提高交易效率:RWA可将传统IPO多个环节转移到区块链,一次性完成交易,避免繁琐流程,不受交易所时间限制。
降低融资成本:通过STO管道,RWA可为热度较低产业提供融资,降低投行费用,吸引难以获得贷款的项目。
简化投资门槛:RWA使用户只需一个账户即可投资全球股票、房产等资产,降低投资门槛和复杂性。
区分RWA逻辑是必要的。不同视角下的RWA,其底层逻辑和实现路径大相径庭。在选择区块链类型上,传统金融的RWA基于许可链,加密世界的RWA基于公共链。
总之,RWA未来发展方向应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双向融合:在多个不同辖区、监管体系的许可链格局下,布置使用DLT技术的全新金融体系。
二、RWA如何颠覆传统金融?
传统金融体系中,资产通常以纸质证书形式存在,后转为中心化金融机构持有的数字记录。这些记录涵盖所有权、负债、条件和契约等,分散在独立运作的不同系统或账本中。金融系统需大量事后协调以对账并结算交易,确保相关金融数据一致性。这一传统体系面临诸多挑战:
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在解决传统金融体系效率问题方面展现巨大潜力。它提供统一共享账本,直接解决多个独立账本带来的信息割裂问题,极大提升信息透明度、一致性及实时更新能力。智能合约应用进一步增强这一优势,允许交易条件和契约被编码并自动执行,显著提高交易效率并缩减结算时间和成本。
对传统金融体系而言,RWA的意义在于通过区块链创建现实世界资产的数字表示形式,将分布式账本技术好处扩展到广泛资产类别实现交换和结算。
为深入探讨RWA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变革力量,以下是更细致的分析框架:
1. 市场可及性助力投资策略多元化
代币化通过将高价值资产分割成可交易代币,实现部分所有权,使小型投资者能参与之前无法进入的市场,使投资机会更加民主化。
例如,传统上流动性较差的房产可碎片化出售,其他国家房地产投资者也可参与。这些资产可在市场上活跃交易,投资者能更快将资产转换为现金。
与传统金融市场特定交易时间不同,代币化RWA可在区块链平台上全天候交易,提供更多跨时区交易机会,从而提高流动性。
2. 提高流动性和价格发现能力
代币化通过减少与资产销售、转让和记录保存相关的摩擦,使曾经流动性差的资产能以几乎零成本无缝交易。传统金融市场中,资产转让往往涉及多个中介机构,导致交易过程复杂耗时。代币化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简化这一过程,使买卖双方能直接交易,降低交易成本。
同时,买家和卖家可更轻松进行交易,并根据新信息进行定价。这种透明度和实时性使市场参与者能更好评估资产价值,从而做出更明智投资决策。
3. 提高市场效率降低成本
在人类日常生活、金融活动、贸易活动各方面,清算和结算无处不在。对用户来说,只是进行一个支付动作钱就转移过去了,但实际上简单支付动作背后涉及许多清算结算流程。
传统金融体系中,清算和结算是一个"计算性"的核算和确认过程。各方通过不断核对和验证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产转移。这个过程需要多个金融部门协作和大量人力成本,且可能面临操作错误风险和信用风险。
区块链通过采用分布式账本和自动化智能合约,消除了许多中间商,实现全天候支付、即时收款、轻松提现,并满足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服务的便利需求。由于资产可通过智能合约在各方间自主转移,并存储在不可篡改的账本中,它以较低成本创立了全球一体化的跨境支付信任平台,减轻跨境支付欺诈带来的资金风险。
4. 可追溯性和可编程性
2008年金融危机是由金融衍生品引发的全球金融灾难经典案例。金融机构将次贷打包成证券出售给投资者,形成复杂金融产品,人们无法追踪其背后支持的实体资产。这些层层叠加、包装后的衍生品被销售给各类券商和投资者,导致整个金融系统杠杆率迅速飙升,最终引发金融海啸。
如果2008年就应用RWA技术,投资者将能追溯这些金融工具的基础资产,从而在充分了解资产风险基础上进行交易。这种透明度将彻底改变资产管理和交易方式。通过区块链技术,每笔交易都记录在不可篡改的账本上,提供清晰可审计的所有权和转让记录。这不仅大大降低欺诈和管理不善风险,还使监管机构能更容易跟踪活动,确保金融机构与客户间的信任。
三、RWA项目分类与代表项目运行机制
RWA项目主要涉及RWA基础设施项目和属于某一类特定资产的RWA。
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
Layer 1区块链:如专为RWA代币构建的机构级许可区块链Polymesh;基于Cosmos SDK构建的允许用户发行、交易RWA代币的MANTRA Chain;实现原生跨链RWA代币转移的Ondo Bridge。
代币化平台:如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的去中心化金融平台Centrifuge。
身份:如解决去中心化身份问题的SprucelD和Quadrata。
理论上所有资产都可上链并代币化,通过代币化,这些资产可被分割成小份额,降低投资门槛,提高流动性,并通过区块链技术提供更高透明度和安全性,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1. 机构级许可区块链项目:Polymesh Private
Polymesh协会在2024年数字资产峰会上宣布推出Polymesh Private:这是公共许可区块链Polymesh的全新补充版本,为其专为监管资产构建的基础设施带来增强机密性和控制力。Polymesh Private特别针对机构金融领域,包括银行和大型金融机构。它解决了有